逃税罪判几年
湖口律师事务所
2025-05-05
逃税罪量刑依据逃税数额及占应纳税额比例判定。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虚假申报或不申报,逃税数额较大且占比达百分之十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且占比超百分之三十,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不过,若有逃税行为,在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税款、滞纳金并接受行政处罚,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五年内有逃税刑事处罚记录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为避免逃税风险,公民和企业应做好这些事:
1.建立健全税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核算,确保纳税申报准确。
2.加强税务知识学习,及时了解税收政策变化,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3.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工作,如实提供税务资料,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
(1)逃税罪的量刑与逃税数额和占应纳税额比例密切相关。当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等手段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比达百分之十以上时,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的刑罚。
(2)若逃税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处罚更为严厉,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不过,存在从轻处理情况。有逃税行为的纳税人,在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并已受行政处罚的,通常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五年内有逃税刑事处罚记录或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提醒:
依法纳税是公民和企业的义务,不要心存侥幸逃税。若遇到税务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以确保合规。✫✫✫✫✫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若企业或个人有逃税嫌疑,应主动配合税务机关调查,及时补缴应纳税款和滞纳金,争取在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积极处理,避免进入刑事程序。
(二)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纳税申报流程,确保税务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源头上杜绝逃税行为。
(三)个人和企业应加强对税法的学习,了解纳税义务和相关规定,增强依法纳税意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逃税罪量刑由逃税数额及占应纳税额比例决定。若采取欺骗等手段逃税,数额较大且占比超10%,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且占比超30%,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有逃税行为,在税务机关追缴通知后,补缴税款、滞纳金并受行政处罚的,可不追究刑责。但五年内有逃税刑事处罚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结论:
逃税罪量刑根据逃税数额和占应纳税额比例确定,若逃税达一定标准经税务机关处理后补缴税款等可免刑责,但有特定前科情况除外。
法律解析:
纳税人采用欺骗、隐瞒手段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不过,若有逃税行为,在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且已受行政处罚的,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果在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就不能免除刑事责任。逃税不仅损害国家税收利益,也会让个人面临严重法律后果。如果对逃税罪相关法律问题存在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不过,若有逃税行为,在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税款、滞纳金并接受行政处罚,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五年内有逃税刑事处罚记录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为避免逃税风险,公民和企业应做好这些事:
1.建立健全税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核算,确保纳税申报准确。
2.加强税务知识学习,及时了解税收政策变化,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3.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工作,如实提供税务资料,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
(1)逃税罪的量刑与逃税数额和占应纳税额比例密切相关。当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等手段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比达百分之十以上时,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的刑罚。
(2)若逃税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处罚更为严厉,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不过,存在从轻处理情况。有逃税行为的纳税人,在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并已受行政处罚的,通常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五年内有逃税刑事处罚记录或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提醒:
依法纳税是公民和企业的义务,不要心存侥幸逃税。若遇到税务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以确保合规。✫✫✫✫✫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若企业或个人有逃税嫌疑,应主动配合税务机关调查,及时补缴应纳税款和滞纳金,争取在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积极处理,避免进入刑事程序。
(二)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纳税申报流程,确保税务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源头上杜绝逃税行为。
(三)个人和企业应加强对税法的学习,了解纳税义务和相关规定,增强依法纳税意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逃税罪量刑由逃税数额及占应纳税额比例决定。若采取欺骗等手段逃税,数额较大且占比超10%,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且占比超30%,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有逃税行为,在税务机关追缴通知后,补缴税款、滞纳金并受行政处罚的,可不追究刑责。但五年内有逃税刑事处罚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结论:
逃税罪量刑根据逃税数额和占应纳税额比例确定,若逃税达一定标准经税务机关处理后补缴税款等可免刑责,但有特定前科情况除外。
法律解析:
纳税人采用欺骗、隐瞒手段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不过,若有逃税行为,在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且已受行政处罚的,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果在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就不能免除刑事责任。逃税不仅损害国家税收利益,也会让个人面临严重法律后果。如果对逃税罪相关法律问题存在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下一篇:暂无 了